Ф经济新闻 1. 李克强邀请专家企业家“改”报告1月21日下午,李克强邀请5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来到中南海,专门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两个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会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两个征求意…
Ф经济新闻 1.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要求进一步打通落实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通过《中华…
Ф经济新闻 1. 李克强:政府和国企项目务必率先清零农民工欠薪“督促各类项目欠薪春节前动态清零,政府和国企项目务必率先清零。”李克强总理在12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天会议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李克强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
Ф经济新闻 1. 李克强:政府和国企项目务必率先清零农民工欠薪“督促各类项目欠薪春节前动态清零,政府和国企项目务必率先清零。”李克强总理在12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当天会议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李克强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
Ф经济新闻 1.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文章强调,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01 不动产抵押不明确、具体,当对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内容理解有歧义时,应当以社会上通常的第三人如何理解为标准,而不能以抵押权人如何理解为标准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六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
01 抵押人将自己的不动产权属证书交付抵押权人,并不代表抵押合同形成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01 签认抵押合同而未办理抵押登记,并不影响抵押合同的成立 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
13 保证人不知情为债权人借新还旧而提供担保的,从无效变为撤销 原《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三十九条: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新贷与旧贷系同一保证人的,不适用前款的规定。《担保法》司法解释之所以规定…
10 保证人可以主张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债务人放弃抗辩的,保证人仍有权向债权人主张抗辩在《担保法》时代,保证人对债务人享有的是追偿权而非代位权。在《民法典》时代,保证人对债务人享有的是代位权而非追偿权。保证人的代位权,是指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取得债…
07 保证期间经过后,保证人在债权人向债务人送达的《催收函》上单纯签收的行为,不构成新的保证《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
04 债务人破产开始后保证人保证期间届满前,债权人未依法诉讼、仲裁的,破产程序终结后也无权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担保法解释》第四十四条规定,债权人申报债权后在破产程序中未受清偿的部分,保证人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应当在破产程序终…
债权人与保证人非书面约定保证责任《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五条规定: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法律、…
06 增加了直接以公力救济方式请求解除合同的制度(第565条第2款)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07 增加了公力救济时合同解…
01增加了合同僵局中的接触制度 第五百八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
01 关于动产抵押 1.物权变动模式∶ 形式主义为主,意思主义例外。 2.动产抵押不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这里的第三人是否包括普通债权人? 这里的第三人,是指在同一物上竞存的物权人,如对同一船舶,甲乙丙分别进行了抵押,乙已登记,可以对抗甲、…
01 关于保证方式 1.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 根据民法典第686条第2款规定,约定不明或未约定的,推定为一般保证。相对于原担保法第19条,反其道而行之。 2.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
01 关于共同保证、混合担保 1.共同保证下保证人的追偿权问题 ①民法典699条: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 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任何一个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②…
01 关于担保合同无效 1.担保主体不合格导致担保无效 ①机关法人、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提供的担保无效(民法典第683 条)。注意与担保法第9条的区别,该条列举的学校、幼儿园、医院,不区分情况,一律不得为保证。 ②法人分支机构∶原…
01 关于债务加入 1.债务加入与连带保证的区别 ①共同之处∶都是对债务的连带清偿责任,债务加入人享有原债务人的抗辩权,连带保证人也享有主债务的抗辩权。 ②区别在于∶债务加入,加入人所承担的债务与原债务人债务无主从之分,没有从属性,而连带保证…
民法典关于担保的几个重大问题几个重大问题 关于担保的从属性 1.关于担保从属性的一般性问题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具从属性,体现在4个方面∶ ①发生上的从属性 ②消灭上的从属性 ③特定性上的从属性 ④抗辩权上的从属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4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合同解除的程序 合同在符合法定或约定要件的情况下也不产生当然解除的效力,只有通过行使解除权才能使合同被解除。一、解除权的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4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本期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京法网事为大家系统讲一讲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问题及风险防控。 合同解除的概念 合同解除是指合…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民法总则》第195条)(注:实践中,申请…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总则》第192条-第193条) 2、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