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11人递补为中央委员,孙政才等12人被开除党籍,全会决定,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
(喜迎十九大,天安门广场夜色璀璨。图片来自网络)
国资委:央企已提前完成今年钢铁去产能595万吨目标,目前煤炭去产能2388万吨;前三季度央企实现利润1.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重点行业产销平稳增长,收入利润增速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好,三季度效益增速逐月加快。
商务部:5年来我国吸收外资有四大亮点,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定、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外资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升;将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积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今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供需关系稳步改善,实体经济运行平稳,效益明显提高,为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打下了坚实基础。
Ф金融
中国证券网:外资保险公司即将启动公司治理问题整改工作,各公司需要制作的整改清单涉及股东股权、治理运作、内部管理及信息披露四大项内容,细分16项目,需11月10日前报送保监会。
Ф商品
继今年5月山西省确定退出煤炭产能1740万吨后,日前该省出台文件要求,今年将再关闭煤矿9座,退出产能525万吨。山西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去产能摆在突出位置,确保新增加关闭退出煤矿去产能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关闭退出煤矿须在2018年6月30日前签订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协议。逾期未签订协议的,产能置换指标作废,不能用于置换。
新华社:国庆长假之后,国内现货钢价经历了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市场成交稍有回暖,但终端需求的放量能否持续尚待观察。进口铁矿石价格继续下跌,而全球矿石供应仍在增长。
阿里云:从10月12日起,云数据库RDS、云存储容量型NAS和Web应用防火墙等产品降价,最高降幅达53%。阿里云发布全新一代的计算类服务器产品——神龙云服务器,秒级交付的特性将更好地满足大中型企业的高性能弹性计算需求。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多数上涨。焦煤、焦炭、动力煤分别收涨4.45%、3.44%、0.33%;铁矿石收涨2.65%,玻璃、甲醇分别收涨0.96%、0.66%。菜油、豆油、棕榈油分别收跌0.45%、0.59%、1.26%。
河钢集团:出台10月中旬建筑钢材销售价格政策,盘螺上调20元/吨,高线上调200元/吨,螺纹钢维持上期基价不调整。
发改委:日前委托东方金诚和大公国际,对重点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发挥信用监管手段,促进煤炭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Ф指数情况(2017年9月30日-10月13日)
截至2017年10月16日,第220期中国太原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43.82点,环比上涨1.25%。其中:动力煤指数129.18点,环比上涨0.22%;炼焦用精煤指数169.57点,环比上涨0.86%;喷吹用精煤指数161.88点,环比上涨5.13%;化工用原料煤指数121.69点,环比上涨3.44%。
本期山西下水及直达动力煤市场行情趋稳。受到冷空气影响,沿海电厂日耗震荡下行,但仍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库存可用天数15天左右;随着保供稳价政策陆续落地,港口库存得到有效补充,秦皇岛港库存升至700万吨以上高位,大型煤企主动下调价格,市场行情走势趋稳。省内动力煤市场有涨有跌,为维护市场稳定七大集团主动下调直达动力煤市场价10元/吨,部分地方煤企跟调10-15元/吨;因前期价格相对较低,阳泉地区主要煤企对部分矿井长协煤价格有所上调;省内煤企库存普遍不高,朔州、忻州、太原、吕梁等地部分煤企价格有所上涨,幅度10-40元/吨不等。
本期山西长治、晋中等地炼焦用精煤价格上涨,临汾、太原地区有所下跌。本周黑色系期货强势拉涨,钢坯价格顺势反弹,钢材现货积极跟涨;焦炭市场延续跌势,钢企焦炭库存充足;随着钢焦企业限产范围逐渐扩大,下游对炼焦煤采购开始控量控价。在大会召开之际,煤矿安全检查及环保监察力度进一步升级,省内临汾地区部分煤矿率先停产停建,其他地区为保安全原煤生产也受到一定限制;省内炼焦煤市场涨跌互现,月初长治地区主要煤企上调贫瘦精煤价格80元/吨,运城地区煤企上调瘦精煤价格100元/吨;因市场销售转差,太原、临汾地区个别地方煤企焦煤、1/3焦煤价格下跌10-130元/吨不等。
本期山西喷吹用精煤车板价格大幅上涨。本期喷吹煤市场下游需求稳定,省内喷吹煤企业供应紧张,月初晋城、长治地区主要煤企上调喷吹煤价格90元/吨,晋中、阳泉地区个别地方煤企价格上涨40-50元/吨。 本期山西晋城、阳泉地区部分煤企上调无烟块煤车板价格。
本期尿素市场价格整体高位震荡,局部地区略有上涨,农业用肥需求仍较一般,尿素行业开工整体低位,现货市场供应略显偏紧;甲醇市场价格稳中有跌,传统下游用户按需补库,新型烯烃企业装置负荷降低,原料采购需求减弱,多地甲醇企业出货不畅。受大会影响,省内煤矿部分停产,无烟块煤市场资源供应大幅下降,本期晋城、阳泉地区部分煤企上调块煤价格,幅度50-60元/吨。(摘自煤市周报)
Ф精彩推荐
18年政策猜想:去杠杆和补短板!
2017-10-15 国厚资产
摘要:15年降成本,股债双牛;16年去产能,商品大涨;17年去库存,三四线地产大涨。回顾过去三年,很明显是政策在决定着投资方向,谁能最先理解和把握了政策,就能够获取超额收益。
过去几年,国内经济和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就是供给侧改革,回顾过去三年,我们发现每年都会有一条政策主线:
15年降成本,股债双牛。15年是供给侧改革元年,当年的主要政策是降成本。而为了降成本,一方面央行在持续降息降准,另一方面政府启动了债务置换,大幅降低了政府举债成本。而利率的大幅下降带来了股市、债市短期双牛。
16年去产能,商品大涨。16年的主要政策是去产能,政府在钢铁、煤炭两大产能过剩的行业提出了大幅压缩产能的计划。而受益于产能的大幅去化,16年以来的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
17年去库存,三四线地产大涨。17年的主要政策是去库存,也就是降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高库存,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包括棚户区改造的货币化安置、以及鼓励居民加杠杆等。而三四线房价的大涨不仅带来相关地产股的机会,同时刺激了地产相关消费,而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还推动了消费升级。
回顾过去三年,很明显是政策在决定着投资方向,谁能最先理解和把握了政策,就能够获取超额收益,问题是18年的政策方向在哪里,会有什么影响?
降成本、去产能和去库存的任务基本完成。在多次降息之后,15年10月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经降至4.35%的历史最低点。而按照政府去产能进度规划,16、17两年的钢铁去产能进度超过80%,煤炭去产能进度超过50%。从全国商品房库存来看,17年8月的全国商品房库存已经大幅降至6.2亿平米,回到14年的水平。未来进一步降成本、去产能和去库存的空间都非常有限。
18年去杠杆、补短板。在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还剩去杠杆和补短板两大任务尚待完成。最近央行行长在参加G20会议时提到,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断综合施策,补短板、去杠杆、警惕并防控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风险,这里面提到未来的两大政策是补短板与去杠杆,而我们认为这将是18年的主要政策方向。
去杠杆需要控货币。无论是发改委还是社科院的研究报告,都显示中国经济的总杠杆率上升速度变缓,但是还在继续攀升。而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高位企稳,但居民部门杠杆率激增。而最近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转述了管理层一句重要的观点:“去杠杆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7月份的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把控制货币总量作为去杠杆的主要手段,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中性,不会有大水漫灌出现。
补短板提高供给效率。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过去两年的去产能、去库存是在减少供给,但是单纯的减少供给只会改变价格和盈利分配,而只有提高供给的效率才能增加经济增长的潜力。在经济的供给端,主要有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这些要素的效率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这些都可以靠加大改革力度来推进。
人口结构决定经济未来。经济活动是由人创造的,因此人口结构会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向。过去中国的15-59岁年轻人口在持续增加,年轻人主要需求是房子和汽车,这就是工业化的时代。而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中国年轻人的数量开始下降,而老年人数量开始增加。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房子、汽车,而是更好的汽车、手机,这就是消费升级;而老年人需要的医疗、养老等主要是服务需求;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需要从工业驱动,转向服务业和创新驱动。
必须管住银行、抑制地产泡沫。在工业化的时代,银行是最有效的融资模式,只要银行提供给企业提供贷款,就可以刺激工业生产,有源源不断的汽车生产出来。但在人口红利拐点出现之后,潜在需求出现了显著下降,只能靠银行给居民提供贷款来满足需求,这两年我们显然就是进入到了居民举债的模式,9月份的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大幅举债依然是稳增长的主要动力,但IMF的研究报告显示,居民举债在短期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存在巨大的隐患,此起彼伏的地产泡沫就是明证。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而在人口老龄化以后,老年人需要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最核心的是医生和护士,这属于人力资本。而年轻人需要更好的汽车,这属于创新。而人力资本和创新,更多体现为无形资产,靠银行没法放贷,只能靠资本市场来定价。所以,中国必须管住银行,约束信贷扩张和货币超发,而放开资本市场发展,才能够真正走出困境。而从银行融资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就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是补短板的最大方向。
希望在于转型创新。中国在11年人口红利出现拐点,13年创业板的大涨意味着市场开始憧憬经济转型,但是15年股市泡沫的破灭伴随的是大幅放水,以及一二三四线轮番的地产泡沫。很多人以为放水有利于中小股票,因为市值小方便炒作,其实放水对地产和传统行业最有利,君不见许老板成功逆袭成为中国首富。
其实美国经济过去20年的发展和中国当前非常类似,美国在01年出现了科网股泡沫,破灭以后大家一度以为新经济没戏了,随后美联储大幅放水,进入居民举债模式,带来了地产泡沫,但是地产泡沫最终还是破灭了,现在崛起的还是以Google、Facebook、Amazon、Tesl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而借鉴美国的历史,如果政府下决心收货币,地产泡沫终究不可持续,旧经济只是回光返照,而以创新和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终将胜出。(本文作者姜超,海通首席经济学家,原文标题《18年政策猜想,去杠杆和补短板!》)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持续改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