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
1、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完成的《中国煤电清洁发展报告》近日在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煤电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下降,排放绩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6年,中国火电供电煤耗降至312克/千瓦时,发电水耗降至1.3千克/千瓦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2016年,中国火电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822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了21.6%。
绿色低碳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非化石能源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能效水平及污染物控制水平将持续提高。预计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15年的12%提高至2030年的20%,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由2015年的318克/千瓦时降至2020年310克/千瓦时以下。
2、人社部日前下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的通知》,决定从2018年至2020年在全国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为企业脱困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护航。重点支持去产能任务较重的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以及发展前景好但生产经营遇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
《通知》提出了“护航行动”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其中,行动目标是“两个全覆盖”:符合条件的统筹地区政策全覆盖,符合申领条件企业的主体全覆盖。基本原则是“三个并重”:坚持全面落实和适度拓展并重原则;坚持兜牢民生底线与助力企业发展并重原则;坚持加强管理和优化服务并重原则。(摘自煤市周报2017-10-03)
§本地资讯
山西省日前就煤炭减量置换、减量重组相关手续办理,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和转型升级等工作向国家部门汇报,涉及煤矿57处、规模约1.06亿吨。
据了解,国家14个部门联合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积极支持山西省推进煤炭产能减量置换和减量重组工作,特别是在资源配置、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方面,将按照“放管服”要求,采取联审联批,加快手续办理,推动优质产能释放。同时,为统筹做好煤炭去产能与保供应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将同意,地方相关在产煤矿可适当延迟退出。
山西地区炼焦用精煤价格保持稳定,受下游钢厂环保限产及高炉检修影响,煤企出货情况较前期有所放缓,库存小幅增加,但低硫焦煤供应偏紧格局未改。
内蒙古西部焦煤市场平稳运行,多数洗煤企业价格保持稳定,大型焦化企业焦炭价格下调50元/吨。
陕西地区配焦精煤市场交易情况一般,价格小幅下跌。延安配焦精煤均价657元/吨,较上期下跌7元/吨。(摘自煤市周报2017-10-03)
§指数情况(2017年9月23日-9月29日)
本期山西下水及直达动力煤市场行情继续上扬。受工业及居民用电需求拉动,本期沿海主要电企合计日均耗煤量升至73万吨以上高位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23%左右,电厂库存不足15天,刚性补库需求对动力煤市场形成较强支撑,但随着国家保供政策不断加强,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升温。本期省内动力煤市场行情继续呈现上行走势,下水煤市场中,朔州、忻州部分煤企价格上涨10-15元/吨,大同、朔州地区主要煤企为稳定市场,分别下调市场煤价格10元/吨;直达煤市场中,朔州、忻州、晋中、长治、阳泉等多地价格上涨,幅度5-50元/吨不等。
本期山西炼焦用精煤价格维持稳定。本周钢坯、期市震荡调整,钢材现货成交有所放量,钢厂对焦炭采购减少,焦炭价格出现下行走势。本期省内主要煤企及地方煤价格保持稳定,受下游钢厂环保限产及高炉检修影响,煤企出货情况较前期有所放缓,库存小幅增加,但低硫焦煤供应偏紧格局未改。
本期山西喷吹用精煤车板价格维持稳定。本周省内喷吹煤市场下游需求良好,多数煤企库存偏低、资源供应较为紧张,价格继续维持稳定。
本期山西阳泉地区无烟块煤车板价格上涨。本期尿素市场工农业需求有限,但受国际尿素价格持续上涨支撑,国内尿素市场行情持续向好,多地价格延续上涨态势;甲醇下游新型烯烃企业采购需求良好,厂家出货顺畅,价格整体稳中有升。随着国庆及十九大临近,煤炭主产地安检力度进一步加强,停产减产煤矿数量增多,无烟煤现货市场资源供应仍显偏紧,煤企继续看涨后市。本期省内晋城地区煤价保持稳定,阳泉地区主要煤企价格上涨50元/吨。
§精彩推荐
国务院:采用定向降准等手段
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2017-09-27 国厚资产
央广网消息,李克强9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央企重组报告,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推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央企重组整合,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此外,会议提出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会议还提出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包括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定向降准给予再贷款支持;将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范围由农户扩大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享受免税贷款额度上限从单户授信10万元扩大到100万元;将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两项政策优惠期限延长至2020年。
全文如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汇报,以改革促进结构优化效益提升;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巩固发展基础。
会议指出,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
2013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央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着力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央企重组整合,完成中国北车与中国南车、宝钢与武钢等32家企业重组的艰巨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平稳有序实现内部机构和人员大幅精简,重组整合后的企业管理成本、经营成本不断下降,经营效益稳步上升,2016年重组企业利润总额比2012年增加40%以上。
下一步,要坚持深化改革,尊重市场规律,深入推进央企优化结构、重组整合,实现更好发展。
一要在企业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央企重组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竞争力。
二要运用“互联网+”、建设“双创”平台等,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格局,发展平台经济。推动央企之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
三要严格落实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继续压减管理层级和法人户数推动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健全企业退出机制,积极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多渠道筹措资金处置央企历史遗留问题。
四要依法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转岗不下岗。
五要推动重点领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央企重组,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
会议指出,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利于促进创业创新和新动能成长、扩大就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包容性。
2013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2017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6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1.95倍,占全部企业贷款的32%。
会议决定,在狠抓现有政策落实的同时,采取减税、定向降准等手段,激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一是从2017年12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范围由农户扩大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享受免税的贷款额度上限从单户授信10万元扩大到100万元。
二是将小微企业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两项政策优惠期限延长至2020年。
三是推动国有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基层落地,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等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并适当给予再贷款支持。支持扩大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四是大力支持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尽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向市县延伸,3年内建成覆盖省、市、县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农业企业融资发展予以支持。
五是适度放宽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申请人有关商业贷款记录的限制条件,简化抵押权续期登记、不良资产处置等流程。加快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帮助小微企业及时便捷获得金融服务。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持续改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