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经济新闻
1.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部署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优结构上水平;通过《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草案)》,更好保障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来源:中国政府网)
2. 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31日发布数据,2019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来源:新华社)
3. 2019年1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8.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9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是58.6%,比上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是仍然运行在高景气区间。(来源:央视网)
4. 废钢市场延续主稳格局
目前来看,临近春节,多数钢企冬储需求释放已过半,2020年1月市场货源量受低温以及运输限载等因素影响,较难提价吸货。部分商家提前放假意愿显现,货场、码头等加工配送场地存货积极性相比往年低不少,不过大厂废钢价格暂具优势,有货就出,合适就买或将成为普遍操作方式,预估全国范围内废钢市场延续主稳格局。(来源:经济参考报)
5. 山西省成功举办企业创新板挂牌仪式
2019年12月30日,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企业创新板挂牌仪式(山西证券专场)在太原成功举办。截至目前,山西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推动1939家企业实现挂牌展示,晋兴板挂牌企业达到256家,仅2019年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160家,创出了历史新高。(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Ф金融动态
1. 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8000多亿元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1日对外宣布,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来源:新华网)
2. 银保监会出台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改革发展和风险处置,银保监会12月31日对外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据了解,办法下放部分审批事权,主要包括将法人机构合并、分立审批事权由银保监会下放至银保监局,将农商行开业审批事权由银保监局下放至银保监分局。
办法简化部分审批流程,主要包括将分支机构变更名称事项由审批改为报告;合并农商行投资入股境内金融机构的“准出”“准入”程序;对于高管人员在同质同类机构间同类性质平级调动或改任较低职务的,取消事前核准改为事后报告。
银保监会表示,办法是对《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后形成的文件,主要着眼于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相关股权监管规则一致性、进一步做好银行业对外开放工作,同时结合监管实际对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条件予以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准入监管质效。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继续坚守支农支小服务定位,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来源:新华社)
3. 银保监会: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入市”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规划了未来五年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路径。备受市场关注的是,《意见》明确地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来源:央视网)
4. 个人征信系统接入各类放贷机构3693家,个人征信基本实现金融信用信息广覆盖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日表示,截至2019年11月底,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基本实现对个人金融信用信息的广覆盖;人民银行正在制定对商业银行、征信机构的检查计划,确保个人征信信息安全。
据介绍,截至2019年11月底,个人征信系统接入各类放贷机构共3693家,已经基本实现对个人金融信用信息的广覆盖。征信系统的信息也主要用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广泛用于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来源:央视网)
5. 全国首笔线上无抵押区块链融资发放
1月2日,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正式上线,并且发放了全国首笔线上无抵押区块链融资,在智能匹配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内,平台就受理了第一笔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线上无抵押融资受信,并通过了额度审核。(来源:央视网)
Ф楼市信息
1. 北京二手房向买方市场转变,今年价格波动或5%以内
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2019二手房市场年报。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预计2020年北京二手房价格波动在5%以内。
报告指出,2019年北京房地产政策环境进一步严峻,政策层面并没有放松。自2017年“317调控”以来,改善需求受到大幅抑制,2018年9月和2019年年初公积金贷款政策收紧,刚需释放受阻。除了政策层面的压力,2019年二手房还面临大量限竞新房的分流。
报告表示,2020年,北京二手房市场调控政策不会有大的放松,市场供需矛盾将极大缓和,市场预期平稳,北京二手房市场将延续低位稳定态势,预计2020年全年二手房成交量依旧稳定在15万套左右,价格波动在5%以内。(来源:中新经纬)
2. 银保监会禁信贷违规流入楼市
在经历了前期的严查、重罚后,银保监会开年再提“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政策要求。1月4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市仍将成为未来监管关注重点。
虽然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监管屡次提及,但仍有机构“屡教不改”。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年,有多家银行及其相关责任人由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被罚,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合计罚没金额逾亿元。
从上述罚单来看,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多数出在“信贷管理不到位”、贷后资金流向的管理上,而资金流向管控一直是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一大难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原因在于贷后资金流向管理很难监控,一旦资金出了银行系统,依托目前的技术,是很难对资金的具体流向进行监控的。(来源:北京商报)
3. 上海:降低不动产登记资料查阅门槛
记者3日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上海市已进一步降低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阅门槛,并对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地籍图自助查询服务进行了优化。
目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多种自助渠道,查询非居住房屋的权利人信息。同时,自助查询平台的信息检索方式也将更为便捷,无需提供单元号等特定条件,即可查询上海市全市已登记的不动产信息和地籍图。(来源:新华社)
Ф同业动态
1. 2019年四川省新增再担保逾234亿
四川省财政厅发布2019年全省再担保业务成果称,据统计,全年新增再担保业务22844笔,发生额234.48亿元、同比增长62.97%,累计业务规模突破500亿元。(来源:金融投资报)
2. 深圳担保集团获70亿元增资,总资产规模近三百亿成为国内行业领军旗舰
近日,在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与统筹推进下,深圳市平稳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携手深圳担保集团原股东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由深圳市平稳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向深圳担保集团战略增资50亿元人民币。
2019年12月30日,深圳市财政金融服务中心与深圳担保集团签署投资协议,由深圳市财政金融服务中心向深圳担保集团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深担增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人民币。目前,增资款已全部实缴到位,深圳担保集团总资产规模近300亿元。(来源:深圳担保)
3. 宁波市纵深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近日,记者从宁波市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会议上获悉,到2020年6月底,宁波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放大倍数将力争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底在5倍以上,融资担保余额不少于150亿元。到2020年底,宁波市融资担保公司50亿元注册资本将争取全部到位,宁波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规模逐步扩大,经济强区县(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要达到4亿元以上,其他区县(市)达到2亿元以上,并建立相应的资本金补充机制。
宁波市还鼓励民营融资担保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提升规模实力,参与宁波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来源:宁波日报)
Ф财税政策
1.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
为推进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财政部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WWW.CELMA.ORG.CN)。
此次上线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是由财政部统一建设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平台。该平台通过定期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以及经济财政状况、债务发行、存续期管理等信息,促进形成市场化融资自律机制。(来源:新华社)
2. 2019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43624亿元
记者3日从财政部了解到,2019年,财政部积极指导各地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地方债券发行43624亿元,全年发行任务顺利完成。
其中,新增债券、再融资债券、置换债券分别发行30561亿元、11484亿元、1579亿元;新增债券中,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分别发行9074亿元、21487亿元。(来源:新华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0)》1月1日起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及相关规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日前印发公告,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0)》,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来源:人民日报)
Ф互联网金融
1. 12月网贷月报:收益率上涨,平台数降至343家
2020年1月1日,网贷之家发布《P2P网贷行业2019年12月月报》。
月报显示,2019年12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46%,扭转近一年下降趋势。
成交量上,根据月报,2019年12月,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428.89亿元,相比上月减少77.34亿元,环比下降15.28%,同比下降59.55%。截至12月底,行业累计成交量为8.99万亿元。
贷款余额方面,月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合计贷款余额总量为4915.91亿元,环比下降9.10%,下降幅度为492.37亿元,同比2018年12月底下降幅度高达37.69%,约下降了2974亿元。
而在平台数据上,在平台清退的大背景下,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继续大幅度下行。截至2019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343家,相比11月底减少了37家。另据不完全统计,12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37家,其中停业转型平台为28家、问题平台为9家。(来源:网贷之家)
2. 中银协: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4604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4604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亿人次。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19)》是自2009年原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来,首次面向社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情况的专业性报告。
报告称,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旨在为广大中低收入客群提供更为普遍的消费金融服务。十年来,消费金融公司在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推广金融知识、维护金融秩序、推动发展转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发展为24家,注册资本346亿元,资产规模4938亿元。
报告指出,消费金融公司的未来发展,既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以及金融牌照优势日益显现等方面的有利机遇;也面临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资本实力、融资渠道、资产质量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要通过场景与金融深度渗透、线上与线下紧密融合、风控与获客全面强化、产品与服务持续创新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应对未来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来源:新华社)
Фppp专递
山西389个项目进入全国PPP管理库,居全国第12位
1月5日,从省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合作促进会上传来消息:截至2019年11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中山西省项目数累计389个,居全国第12位;涉及项目投资额3657.4亿元,居全国第15位;落地项目数171个,落地率44%,落地项目投资额1457.4亿元;开工项目数59个,占落地项目数34.5%,开工项目投资额528.22亿元。
从示范项目执行情况看,截至2019年11月末,山西省示范项目累计19个,落地项目17个,已开工示范项目11个,占落地示范项目64.7%,已开工示范项目投资额64亿元。截至目前,我省净增落地项目数84个,净增落地投资额712.37亿元。
按照PPP项目库“能进能出”原则,2019年11月山西省财政厅审核同意的地方主动退出管理库项目共3个,这些项目不再采用PPP模式实施和管理,财政部门不得再按PPP政策和制度违规安排支出。(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