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经济新闻
1. 央企混改“操作指南”公布:鼓励探索多种中长期激励方式
11月8日晚,各界高度期待的央企层面混改“操作指南”——《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通过国资委网站正式对外公布。该文件明确,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首发上市(IPO)、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工作参考本操作指引。(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 10月CPI涨3.8% ,逆周期调节力度将加大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3.8%,PPI同比下降1.6%。专家表示,未来宏观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扩需求、稳增长力度。
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3.8%。其中,城市上涨3.5%,农村上涨4.6%;食品价格上涨15.5%,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5.2%,服务价格上涨1.4%。(来源:中国证券报)
3. 证监会:取消创业板发行股票连续盈利两年条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8日介绍说,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等再融资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就提出,取消创业板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优化非公开发行的公开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定价锁定机制由36个月和12个月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不受减持规则的限制;适当延长批文的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来源:央视网)
4. 前三季度我国交易所黄金成交量大幅上涨
中国黄金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第三季度后,黄金价格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快速上涨,黄金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和民众的关注,交易所黄金成交量大幅上涨。(来源:金融时报微信公众号)
5. 山西为1064户失信企业重塑信用
从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传来消息,截至今年10月末,山西已经累计为1064户符合修复情形的失信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
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和痛点,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去年11月底制定出台《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信用修复的通知》,开展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信用修复工作。(来源: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6. 山西持续发力推动煤与非煤产业“结构反转”
记者从山西省国资委获悉,根据山西省属国企三年转型目标,到2020年,山西省属国企煤炭产业增加值占比降低到50%以下,实现煤与非煤产业的历史性“结构反转”。到2019年9月底,这个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61.2%降低到56%。(来源:金融时报微信公众号)
7. 太原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指数持续下跌
在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中,综合指数进一步下跌至134.65点,周跌幅0.26%,创下两年多以来的新低。
分品种看,近期的动力煤、喷吹煤都在大的下跌区间内;焦煤逐渐打破稳定态势,转入下行通道;化工煤虽在近期开启反弹走势,但仍未走出大的下跌区间。(来源:金融时报微信公众号)
8. 2019山西企业100强发布
11月8日,山西省企业联合会、山西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2019山西企业100强。百强榜为综合100强、制造业100强和服务业100强。山西企业100强中,潞安集团以营业收入1775.42亿元排名第一;焦煤集团以营业收入1765.65亿元排名第二;同煤集团以营业收入1765.14亿元排名第三。
从地区分布来看,太原、长治和晋中集中了百强企业中的半数以上,证明这三个城市在地区经济中的竞争实力。第二产业,大型能源重化工企业依然是山西省国民经济的核心。我省的服务业发展在规模、结构、竞争力、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但还须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把服务业打造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Ф金融动态
1. 国务院:全面取消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
国务院印发《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丰富市场供给,增强市场活力。扩大投资入股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的股东范围,取消中外合资银行中中方唯一或主要股东必须是金融机构的要求,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投资设立保险类机构。2020年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来源:央视网)
2. 人民银行就大额现金管理试点工作公开征求意见
为推进大额现金管理工作,探索大额现金管理实现路径,总结大额现金管理经验,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关于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试点为期两年,分地区分阶段实施。第一步,在河北省全面规范商业银行大额现金业务,探索邢台市房地产行业、秦皇岛市医疗行业企业记录并报告大额现金交易。第二步,待河北省试点稳定开展后,在浙江省、深圳市推广全面规范商业银行大额现金业务试点内容,并在浙江省探索批发零售、房地产销售、建筑、汽车销售行业企业大额取现及用现额度管理,在深圳市探索强化对私账户大额用现管理、加强大额现金出入境及香港地区人民币现金业务情况监测,选择适宜地市探索推动个人收入报告措施。(来源:金融时报微信公众号)
3. 金融委: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研究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部署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来源:央视网)
4. 银保监会就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11月6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改革发展和风险处置,银保监会就《中国银保监会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办法》,单个自然人及其近亲属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2%。职工自然人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10%。(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Ф楼市信息
1. 房地产开发商偿债压力大
根据机构相关研报可以看到,房企面临着融资收紧,融资成本上升,偿债压力大的艰难处境。
在融资成本方面,克而瑞研报指出,前9个月,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7.03%,较2018年上升0.50个百分点。其中,境外债券融资成本达8.08%,较于2018年增长0.86个百分点。超过10%以上的境外债融资已不再是行业个例。
同时,开发商在前几年激进地加杠杆,多数房企身背巨债。
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从房企的债券到期情况来看,2015年公司债及中期票据发行量较大,多数企业的债券期限在3-7年间,今年房企面临偿债高峰期。今年下半年,房企的到期债券为1706亿元,到期债券总量也处于高位。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房企的偿债压力将进一步上升,到期债券突破3000亿元,届时房企将面临更大的偿债以及融资压力。
二手房市场的情况也反映出楼市降温的趋势。据易居研究院监测的数据,13个典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为6.7万套,环比下降7.3%;9月13城二手房市场进一步降温,成交量仍处于2019年5月以来的下行通道。
克而瑞研报指出,根据房企中报披露来看,多数企业供货节点集中在四季度,这将是业绩冲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企业增加货量供应、加强营销力度的情况下,四季度房企整体销售规模会继续提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 12月起上海使用权房限购
上海市日前印发《上海市公有住房差价交换办法》的通知,其中规定对上海户籍购买使用权房进行限购。新办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1999年印发的《上海市公有住房差价换房试行办法》同时废止。(来源:北京青年报)
Ф同业动态
1. 福建省首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项目实现落地
10月31日,经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审核确认,福建省再担保公司首批申报项目正式落地,共涉及18家合作政府性担保机构开展的243笔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项目,合计备案金额4.14亿元,福建省再担保公司、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合作担保机构将按2:2:6的比例分担项目风险。“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再担保机构-辖内融资担保机构”的三级融资担保体系架构在福建省取得实质进展。(来源:福建再担保)
2. 6家首批纳入国家融担体系机构与鑫正担保签约
10月31日,由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黑龙江省鑫正投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批纳入国家融资担保体系机构签约暨国家融担基金再担保业务培训会议在哈尔滨市松北区举行,来自黑龙江省的近200家融资担保机构参会。会上,首批纳入国家融资担保体系的6家机构与鑫正担保成功签约。(来源:黑龙江鑫正担保)
Ф财税政策
1. 财政部就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解释第1号征求意见
11月8日,财政部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解释第1号(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解释1号》征求意见稿共包括14个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未作规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长期待摊费用、注册资金、以前年度净资产调整、出资设立其他民间非营利组织等4个问题。二是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做进一步说明的问题,包括限定性净资产、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等2个问题。三是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进行完善的问题,包括实施范围、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会计报表、收入退回、存款利息、涉税业务、资产减值损失、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等8个问题。(来源:证券日报网)
2. 税银联合持续助力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
近日,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扩大受惠企业范围,逐步将申请“银税互动”贷款的企业由纳税信用A、B级扩大至M级;积极推进税银数据直连模式,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产品,推进“网上一站式”办理;积极推广成熟适用的信贷产品,提升“银税互动”工作质效。(来源:金融时报微信公众号)
3. 手机端微信办税功能上线
11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在“山西税务”微信公众号增加了“电子税务局”模块,手机端微信办税功能正式上线。纳税人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服务”,选择“电子税务局”即可实现申报缴款、发票领用代开、功能查询、消息提醒、通知通告、办税日历等22个常用事项的办理。(来源:山西日报)
Ф互联网金融
1. 央行上海分行发文:严防资金流向“助贷平台”
据11月9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根据上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关于打击惩治“套路贷”专项行动部署,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印发《关于做好配合打击惩治“套路贷”加大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的通知》,从提高商业银行思想认识、加大消费金融创新力度、有效履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严防信贷资金流向“助贷平台”等方面对下一阶段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提出要求。(来源:网贷之家)
2. 中国互金协会:不得与违规第三方开展数据合作
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会员单位发布了《关于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开展业务的通知》。通知要求会员机构不以默认授权、概况授权、功能捆绑等误导、强迫消费者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不与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第三方开展数据合作,不滥用、非法买卖和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来源:网贷之家)
3. 消费金融行业破立之间,蚂蚁金服高调呼吁“立规矩”
11月5日,蚂蚁金服发起了《消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倡议》,倡议认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要求消费金融机构们做到授信克制、利率适当、保证数据安全和贷后管理文明。防范金融风险则要求消费金融机构们持牌经营、独立风控、拒绝兜底。(来源:网贷之家)
4. 北上广P2P月报:三地正常运营平台数不足300家
(1)网贷平台数量
截至2019年10月底,北京、上海、广东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数量总计为295家,较上月减少13家,占全国同期正常运营平台总数的51.57%。
同期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为572家,较2019年9月下降29家。
(2)网贷成交量与贷款余额
2019年10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网贷成交量共计为420.6亿元,较上月减少114.39亿元,环比下降21.38%,占全国同期网贷行业总成交量的73.75%。
截至2019年10月底,北京、上海、广东网贷平台三地贷款余额总计为5097.53亿元,较上月减少291.63亿元,环比下降5.41%,占全国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86.51%。
(3)网贷综合收益率与平均借款期限
2019年10月,全国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49%,环比下降18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下降75个基点。
2019年10月,全国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14.5个月,环比下降0.42个月,同比缩短0.16个月。
(4)网贷人气
2019年10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活跃出借人数总计为114.14万人,环比下降20.18%,较上月减少28.85万人。
2019年10月,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活跃借款人数总计为123.68万人,环比下降18.36%,相比9月减少27.8万人。(来源:网贷之家)
Фppp专递
1. 第四届中国PPP论坛下周见,大咖论道绿色可持续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指导,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承办第四届“中国PPP论坛”将于2019年11月16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办。论坛主题是“绿色PPP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的意义是在前三届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回顾中国PPP发展历程,分享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促进各界交流与探讨。(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