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动态
第四十四期
『综合时政经济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听取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举行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汪洋出席会议。
会议执行主席是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王正伟。会议由刘奇葆主持,他说,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向全体女委员、女同志表示节日的祝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郭声琨,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楼继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破除传统思维
楼继伟委员8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结构性改革主要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的制度调整。在“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如果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政府推动就不是真正的改革。
楼继伟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面临着利益格局的调整。不直面利益调整,不能妥善处理利益调整的,不是真正的改革;不立足长远,就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不把握好节奏,改革就难以成功。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久久为功,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年我国将进一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
7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18年我国将加快能源绿色发展,进一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根据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将统筹优化水电开发利用,稳妥推进核电发展,稳步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有序推进天然气利用。同时,加快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指导意见明确,2018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5.5亿吨标准煤左右。今年将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增强油气储备应急能力;积极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实施能源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创新行动,推广智能化生产、储运和用能设施。
『国内金融动态』(来源:金融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殷兴山: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全面、系统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污染防治”等三大攻坚战。为此,殷兴山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机制。二是完善标准体系系统化建设。三是推动国际合作和互认。四是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徐诺金:建议尽快出台 普惠金融促进法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普惠金融政策主要有《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的文件,这些文件均为政策指导类文件,对金融机构的硬性约束不足,导致普惠金融政策落地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对记者说。
为此,徐诺金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惠金融促进法,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健全国家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的法治化。
『指数情况』(2018年3月3日-3月9日)(来源:ctctc研究室)
截至2018年3月12日,第240期中国太原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46.40点,环比下跌0.21%。其中:动力煤指数128.32点,环比下跌0.86%;炼焦用精煤指数169.85点,环比上涨0.48%;喷吹用精煤指数162.35点,环比持平;化工用原料煤指数150.52点,环比持平。
本期山西下水及直达动力煤价格均有所下跌。本期工厂大量复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快速升至65万吨左右,电厂存煤相对充足、可用天数20天以上,叠加天气转暖、民用电负荷回落,电厂拉运积极性不高。北方主要港口煤炭库存平稳上升,秦皇岛港动力煤库存增至650万吨以上,供求关系整体较为宽松,价格下行压力增强;产地煤市成交放缓、价格承压。本期省内下水煤市场,大同地区主要煤企下调长协价2元/吨,朔州、忻州地区部分煤企下调价格20-35元/吨;直达煤市场,忻州、长治地区部分地方煤企价格下跌20-30元/吨,其余地区价格以稳为主。
本期山西炼焦用精煤市场总体持稳,局部有涨跌。本周钢坯及黑色系期市重挫下跌,钢材现货成交清淡;焦炭市场稳中上涨,部分地区完成首轮提涨。下游工地复工进程缓慢,终端需求启动有限,钢企对原料煤、焦多按需采购。节后产地煤矿复产情况不及预期,优质低硫焦煤供应紧缺,个别洗煤厂不能正常生产。目前炼焦煤市场多空交织、尚不明朗,多以观望为主。本期省内炼焦煤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吕梁地区部分煤企优质主焦煤、临汾地区1/3焦煤价格均有上涨,晋中地区个别地方煤企主焦煤价格下跌,其余地区价格维稳。
本期山西喷吹用精煤车板价格维稳。本期受华北部分地区高炉限产影响,喷吹煤市场需求偏弱,下游压价心态较强。省内煤矿复产情况良好,喷吹煤产量有所恢复,但库存依旧不高,煤企继续挺价为主,价格维持稳定。
本期山西无烟块煤车板价格维持稳定。本期尿素行业开工率继续回升,受环保高压及两会召开影响,下游工业生产复工情况一般,部分地区尿素企业销售不畅,价格稳中有降;甲醇市场下游按需采购,企业出货欠佳,价格以弱势下跌为主。本期下游化工企业原料煤采购积极性较高,省内晋城、阳泉地区主要无烟煤企业产销正常,部分地方煤矿逐步恢复生产,无烟块煤市场整体成交良好、价格高位维稳。
『宏观』(来源:冯站长之家财经新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2018年GDP增长目标为6.5%左右;CPI涨幅目标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
人大新闻中心:3月9日上午10时将举行记者会,邀请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兼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副行长范一飞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中国今年投资力度会加大,对经济贡献度达到三分之一;今年消费对经济拉动估计在60%左右,计划通过新兴行业、服务业保持高消费增长;今年GDP目标可以实现。
『金融』(来源:冯站长之家财经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央行:去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608.78亿笔,金额3759.9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9%和1.97%,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
一财网: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明确,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一行一策。业内称,监管“红线”整体下调后将释放大量银行利润,以工行为例,2017年上半年该行实现拨备前利润2578亿元,同比增7.7%。在计提610亿元拨备后,净利仅增2%。
『债券』(来源:冯站长之家财经新闻)
国债期货高开后窄幅震荡微幅收跌,10年期债主力合约T1806跌0.02%,5年期债主力合约TF1806跌0.01%。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小幅下行。交易员称,乐观的流动性形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贸数据的冲击,短期内收益率上行空间料有限,不过需关注周五央行行长发布会的政策措辞。
中央结算公司:截至2018年2月末,共有65家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韩国央行、世界银行等;共有301家商业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等。
『精彩推荐』【两会特别报道】
金融界两会代表的“头脑风暴”
金融助力三大攻坚战
金融时报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围绕完成年度攻坚任务,明确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一大关口,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改革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打好三大攻坚战,金融如何发力?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们在全体会议和小组讨论中,掀起了一场场“头脑风暴”。
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政府工作报告对打好三大攻坚战进行了详细部署,其中“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被置于首位。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必须守住。”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
控制金融风险要从四个方面发力,杨伟民认为:“一是在实体经济中要深化金融改革,比如去产能要继续做下去,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资源,如果不处置,最后就变成不良贷款;二是地方政府要有节制地借贷,不要过度举债,特别是不要过度变换手法,举借隐形债务,要逐步化解隐形债务风险;三是房地产领域要通过建立新的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目前房地产市场是存在泡沫的,这个泡沫既不要去挤破它,同时也不能让泡沫继续‘吹大’,逐步让房地产市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四是控制金融系统本身的风险,首先要控制货币总量,不要滥发货币,控制信贷增量,同时要堵住监管制度漏洞,补齐监管短板。”
防风险,关键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认为,守好风险底线,一方面要做好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
比如不良资产风险,部分地区的担保链(圈)风险仍较严重,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不良贷款风险尚未完全暴露,信用风险压力不减。目前,宏观经济和市场回暖,为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处置提供了契机,金融系统要抓住机遇,一手抓增量控制,一手抓存量化解,企业也应积极稳妥降杠杆。
又如金融控股集团领域风险。近几年,有些金控集团发展、膨胀非常快,存在风险隐患。要“尽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补齐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短板”,应加强风险防控。
另一方面,要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整治金融乱象。当前,金融领域存在不少乱象和非法金融活动。殷兴山建议,尽快明确金融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经营,所有金融业务都必须纳入监管。比如在金融管理部门网站向社会公众及时公示所有金融机构持牌信息,让非法和合法、持牌和非持牌一目了然。
向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
精准脱贫,被称为是硬仗中的硬仗。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00多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
“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金融扶贫开拓了一片新天地,成为一大亮点。”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以前扶贫主要靠财政资金,尤其是中央资金,现在金融资金都上来了,社会资金也上来了。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解学智表示,下一步,农发行将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突出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大力支持产业、教育、健康和生态扶贫。
此外,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突出支持“三区三州”,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乡、村,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硬骨头’既要‘硬啃’,也要‘巧啃’。”一位委员这样说道。
“巧”在什么地方?向深度贫困地区这个重点聚焦发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才是“巧”力关键。
“扶贫只是第一步,最终目标是要富裕。”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扶贫的内生动力,我想新时代的扶贫是企业与困难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家互惠互利,才能实现真正长久发展。”
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并明确了多项数字化指标。
比如,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提出,我国经济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通过治理污染、进一步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的阶段。目前,有一部分产能是过剩产能、低效产能,是会产生一定污染的产能。这种产能必须去除,才能给节约型、清洁型、可持续性的新投资腾出空间。
“全力支持污染防治,光大环保板块要持续发力,在工业危废、海绵城市、土壤修复等方面稳妥布局;金融板块要加大对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表示。
作为绿色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金融”,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去年6月,国务院批复在浙江、江西、广东等五省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试点,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了绿色金融改革总体方案。目前改革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比如浙江湖州、衢州两个试点地区,实现了法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事业部全覆盖,设立绿色发展基金15只,总规模77亿元,初步建立了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绿色金融改革当前仍面临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绿色金融发展。
为此,殷兴山建议,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支撑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编制财政贴息企业和项目计划目录,加快出台财政贴息及风险补偿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绿色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建设绿色信用信息平台,以绿色为特色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征集环保、质量监督、工商登记、纳税、用电用水等信用信息,构建绿色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强企业绿色信用信息的披露与共享;进一步发展环境资源交易市场,完善价格发现和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持续改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