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薪阶层数量庞大,是构成劳动力人口的主力。据报告统计,全国就业人口中有26%(约2亿)为工薪阶层,多分布在80后和90后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工薪家庭的资产、收入和消费都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但少儿抚养负担相对较重。
在京发布的《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显示,仅有一半中国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了满足,而工薪家庭平均信贷需求额为26.5万元。
数据显示,主动负债的家庭其财富增长和消费增长均较快。合理的信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净财富的增加,还能刺激家庭消费,释放中国家庭的消费潜力。 据统计,工薪家庭平均信贷需求额为26.5万元,而在工薪家庭实际获得的信贷额中,有86.3%为房产信贷,其次为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中车贷占比最大。 即便如此,也仅有一半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了满足。 报告同时指出,中低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信贷参与率不高,消费金融服务供给仍不足。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更愿意服务高收入人群。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为避免贫富差距更大,需要更多的新兴消费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来为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提供服务。 报告认为,工薪家庭更愿意从银行借入资金,但在消费信贷上,工薪家庭向非银行渠道借款的倾向增高,相比非工薪阶层,工薪人群更愿意选择线上消费金融。其中,移动端用户规模和渗透率近年来逐步上升,工薪家庭中有15.7%通过互联网消费金融获得资金,远高于非工薪家庭的4.3%。 据了解,工薪家庭青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最主要原因是方式灵活。从平均借款金额来看,工薪阶层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上的平均借款额为4000元,且92%以上的家庭会提前或正常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