Ж宏观
统计局:11月下旬与11月中旬相比,50种重要生产资料中27种产品价格上涨,16种下降,7种持平。其中液化天然气价格较上期涨28.3%,普通硅酸盐水泥较上期涨5.2%,螺纹钢较上期涨5.6%,铝锭较上期跌4.0%,瓦楞纸较上期跌15.1%。
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是明年要着力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国资委:聚焦重点领域搞重组,加快推进煤电行业、重型制造装备行业、钢铁行业等领域的重组整合,推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积极地探索境外资产整合,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
Ж金融
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意见稿)征求意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匹配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三是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如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
银监会李丹在数字银行高峰论坛上表示,传统银行在向数字网络型的互联网银行业务转型的过程中,行业整体趋势由封闭走向开放,客户信息保护和网络风险防范是关键要点。
保监会召开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委座谈会,专家委员认为,要切实防范保险业风险,做好战略性系统性部署,提高技术手段和执行力,处理好风险处置与市场稳定之间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新华社发文称,金融监管重拳之下,是监管的高压态势,旨在坚决整治市场乱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不守规矩触碰监管红线并制造风险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不能只靠风险提示或道义劝说实施监管,金融监管要“长牙齿”,严惩不贷。
Ж楼市
新华社发文梳理2017年楼市政策情况称,今年以来,围绕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房住不炒”的发展理念,楼市供求格局发生可喜变化:房价涨幅明显缩小,去库存成效显著,投机炒房受到扼制,自住需求稳步释放。
今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6%,相当于基准利率1.09倍,同比上升逾20%。如果现在贷款200万买房,要比去年多支付40多万的利息。专家认为,首套房贷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上浮空间已经不大。
Ж商品
海关总署:1-11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同比增6%至9.91亿吨,原油进口同比增12%至3.86亿吨,煤及褐煤进口增8.5%至2.48亿吨,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同比下降5%至424万吨,天然气进口同比增26.5%至6070万吨;钢材出口同比降30.7%至6983万吨。
生意社:国内N220炭黑市场报价近一年整体持续上涨,已涨至历史高位,目前市场报价整体超过8000元/吨,部分企业市场报价超过10000元/吨。预计12月份炭黑市场将呈现1000元左右的上涨空间。
中国钢铁产业链高峰论坛暨中联钢年会召开,截至目前,去产能和清理“地条钢”共减掉钢铁产能2.25亿吨,今年秋冬季限产涉及生铁产量5100万吨,涉及钢产量5000万吨。环保限产之下,预计明年初出现1000万吨左右供求缺口。
Ж产业
工信部官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预计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达6万亿元,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15万亿元。
《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提出,用5-10年时间打造6个五百万吨级和6个千万吨级重点焦化产业园区。运用环保、安全等法制手段和探索差别化信贷、价格政策等市场机制,倒逼园区外独立焦化产能和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以上文字来源冯站长之家)
Ж综合时政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山西对煤电企业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
为有效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山西省政府日前下发《山西省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十三五”期间原则上不再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
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煤电企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进行信贷支持的同时,《方案》提出,对未核先建、违规核准和批建不符等违规煤电项目,一律不得通过贷款、发债、上市等方式提供融资;对缓建项目,要加强信贷风险管控,通过债权人委员会有效保护金融债权。
山西两年退出4590万吨煤炭产能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守祯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2018年度交易大会上表示,今年山西关闭煤矿27座、退出产能2265万吨。近两年间,山西共关闭煤矿52座、退出产能4590万吨。
大型煤企先后上调12月份长协价
12月6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76元/吨,与上期持平。但从环渤海六个港口交易价格的采集结果看,24个规格品,12个出现价格上涨,涨幅为5元/吨,其余12个环比持平。
分析人士认为,12月初,尽管大型煤企下调了年度长协和现货销售价格,但月度长协价格出现大幅跳涨,涨幅达11.4%,一定程度上为市场释放了上行信号。
Ж指数情况(2017年12月2日-12月8日)(来源ctctc研究室)
截至2017年12月11日,第228期中国太原煤炭综合交易价格指数为141.67点,环比上涨0.52%。其中:动力煤指数125.95点,环比上涨0.13%;炼焦用精煤指数164.98点,环比上涨0.06%;喷吹用精煤指数163.98点,环比持平;化工用原料煤指数128.04点,环比上涨5.13%。
本期山西下水及直达动力煤价格均有所上涨。本期沿海六大电企合计日耗煤量快速攀升至70万吨以上,库存可用天数降至17天,电厂刚性补库需求增加、拉运积极性提升;北方主要港口煤炭库存呈下降趋势。省内动力煤市场向好运行,价格稳中有涨,下水煤市场中,朔州、忻州地区部分煤企上调价格5-10元/吨;直达煤市场中,北部和南部地区价格均有上涨。
本期山西临汾地区炼焦用精煤价格有所上涨。本周焦炭市场延续强劲涨势,钢厂、焦化厂对炼焦煤冬储积极。本期省内炼焦煤市场中部分资源供应紧张,受汽运运力下降、铁路车皮紧张影响,上下游企业外发、到货情况均不理想,省内主要煤企价格维持稳定,临汾地区部分地方煤企优质低硫焦煤及1/3焦煤价格上涨50-100元/吨不等,晋中地区个别煤企对前期价格小幅补降。
本期山西喷吹用精煤车板价格维稳。本期喷吹用精煤市场需求偏弱,由于主流煤企库存均处中低位水平,加之部分煤矿全年生产计划接近尾声,后期将以保安全为主,市场供应预期偏紧继续支撑价格维稳运行。
本期山西无烟块煤车板价格大幅上涨。本周尿素市场弱稳运行,受环保因素影响,下游及尿素行业开工率持续走低;甲醇市场主产区供应继续偏紧,但下游因利润萎缩观望情绪加重,价格以高位震荡为主。本期省内无烟块煤市场资源供应偏紧,下游化工企业冬储积极、民用煤销售顺畅,带动块煤市场行情大幅走高,其中晋城地区主要煤企价格上涨35-40元/吨,部分地方煤企上涨100-110元/吨,阳泉地区部分地方煤企上涨100元/吨。
Ж精彩推荐
“气荒”来袭!山西煤层气改革“疾行”
山西燃气集团渐行渐近!
原创 山西资本圈 2017-12-11
12月4日至5日,山西国资委主任郭保民、山西金融办副主任王晓千,率国资委、金融机构联合调研组赴晋煤集团调研,煤层气板块专业化重组成为此行的重要课题,这也是官方少见的表态明确要加快煤层气板块专业化重组步伐,全力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
“气荒”背景下疾行的山西煤层气改革
众所周知,近期一场始料未及的大规模“气荒”正在中国上演,而这也包括全国两大煤层气开发利用主要产地之一的山西省。
煤层气就是俗称的“煤矿瓦斯”,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而山西省是中国煤层气最为富集的地区,其勘探范围、勘探程度、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山西省预测煤层气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7.7%;截止到2015年煤层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90%;全省每年综合抽采煤层气(煤矿瓦斯)超过100亿立方米、利用量接近60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6.1%、62.3%。
从上述数据来看,山西省在国内煤层气方面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不过即便“优势明显”,山西省在此次大规模“气荒”中同样也不能独善其身,出现这种状况确实有一定特殊因素所制约,但山西省煤层气的开采利用显然还有“潜力可挖”,而突破这个“困局”的关键之举便是加速煤层气改革。
一方面,便是敢于在政策方面“破冰”:
2017年8月,《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16-2020年)》出台实施,这是全国首个省级煤层气勘查开发的专项规划;2017年11月,山西首批10个煤层气勘查区块探矿权完成公开招标出让,这是矿业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公开出让的首批煤层气矿业权。
而另一方面,则是加速推进专业化重组:
在山西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前夕,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到晋煤集团就深化国企改革调研,煤层气专业化重组便是此行的重要议题之一。
楼阳生省长也多次强调深化煤层气(天然气)体制改革是山西省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重要突破口,其在2017年9月赴国新能源研究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工作时,明确表示要推进专业化整合重组,培育山西省旗舰龙头企业和燃气行业劲旅。
当然,最关键的举措莫过于提出组建山西燃气集团。
渐行渐近的山西燃气集团
其实,随着消息意外提前泄露和山西两家A股上市公司国新能源、蓝焰控股先后发布公告确认,组建山西燃气集团早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如今再加上山西国资委和山西金融办上述重要调研,所以可以明显感觉到如今已“脱敏”的山西燃气集团组建工作明显在加快。
作为山西省将要成立的又一家专业化大集团公司,山西燃气集团的定位为“山西省内唯一的燃气产业发展全产业链专业化公司”,并打造成为山西燃气行业的旗舰企业和山西省煤层气行业的主力军。另外,山西燃气集团一旦挂牌成立,将成为国内首个集上游勘探开发、中游管道和下游燃气终端为一体的超级省级天然气公司。
根据此前披露的重组计划,山西燃气集团将主要通过资产划转、股权划转、股权合作等方式进行重组整合,重组范围包括划转山西国新能源100%国有股权、山西能交投旗下的山西能源产业集团100%国有股权和山煤集团旗下山煤投资持有的山西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30%股权,整合晋煤集团和太原煤气化集团所属燃气产业资产和人员,另外随之划转的非燃气产业资产将会相继剥离。
稍有了解山西燃气产业的就会发现,此次重组关键点在于国新能源和晋煤旗下燃气资产的整合重组:
前者是山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管网运营企业,拥有全省 95%的混合燃气资源主导运营权,经2015年7月整合晋能集团燃气资产,目前国新能源拥有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目前已置入上市公司国新能源)、山西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山西煤层气(天然气)集输有限公司、太原燃气集团、山西燃气产业集团5大燃气公司。
而晋煤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企业,旗下燃气产业资产主要为蓝焰煤层气(目前也已置入上市公司蓝焰控股)和易高煤层气公司(晋煤持股30%),其中,2016年仅蓝焰煤层气煤层产量和利用量便占全国总量的31.6%和26.8%,可谓山西省煤层气开采利用“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作为山西省燃气产业各自领域的领头军,如今拟整合组建成为一个专业化大集团,所以引起足够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而除了这两大重要国企的燃气资产之后,此次整合重组还包括太原煤气化集团旗下的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以及山西能源产业集团、山煤投资和山西燃气产业集团三者合计持有的山西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所以即将组建的山西燃气集团基本囊括了山西省目前除央企之外的全产业链重要燃气资产,未来成为山西燃气产业旗舰也在情理之中,“立足山西、放眼全国”也是大势所趋。
目前尚存悬念的是,山西燃气集团何时能够正式挂牌运营,当然如今随着“气荒”频频来袭,组建步伐或将加速。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持续改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