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公布了8月份金融数据,社融数据格外亮眼。具体来看,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创2018年3月份以来新高。
当月,社融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156亿元。
从信贷数据来看,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从8月份整体金融数据来看,货币政策继续对实体经济形成有力支撑,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持续改善。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8月份信贷、社融的表现,说明了7月份金融数据不及预期更多是扰动因素导致,货币政策依然对实体经济恢复形成较大力度支持,考虑经济逐渐企稳以及防控风险的需要逐渐回归常态,并非加速收紧。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聚焦精准导向。总量上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信贷社融将保持适度、合理增长,按照30万亿元社融和20万亿元信贷的全年增量计划,剩余4个月仍有近4万亿元社融和5.6万亿元信贷的增量空间,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剩余增量将继续对保企业形成有力支撑。结构上,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是政策主要发力点,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