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经济新闻
1. 财政部:上半年实际减税降费超1.5万亿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其中,今年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8941亿元,2019年已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6104亿元,有效对冲了疫情影响,对纾解企业困难、支持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支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2020年1月1日以后的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截至5月,累计退税102.02亿元,增加企业现金流,鼓励扩大保障物资生产。
二是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3月1日,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截至5月,新增减税104.86亿元,享受增值税减免的企业和个人191万户。
三是促进企业复工复产。1月1日起,实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交通运输、生活服务等行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截至5月,新增减税110.54亿元,28.18万户企业受益;地方政府对符合条件企业实施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政策,新增减税156.25亿元。
四是减免企业社保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2-6月,三项社会保险共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5769亿元,缓缴43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五是免征部分收费基金,新增降费53.07亿元。1月1日起,实施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截至5月,新增降费39.11亿元;实施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截至5月,新增降费13.96 亿元。(来源:人民网)
2. 易纲:上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疫情冲击,人民银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18个字,就是“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
针对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易纲指出,上半年宏观金融数据亮点确实比较多,这也说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从宏观总量上看,各项金融指标明显高于去年。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2.8%;上半年新增贷款是12.1万亿元,同比多增了2.4万亿元。从价格上看,今年以来,央行注重引导主要市场利率下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至2.2%;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至2.95%;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30个基点至3.85%;再贷款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来源:证券日报网)
3. 7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7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落实保供稳价政策,市场运行总体有序。
具体数据来看,7月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略有扩大。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来源:证券日报)
4. 财政部部长刘昆:财政政策将重点围绕落实“六保”任务发力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如何发力?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综合来看,我国经济内在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的稳步回升,通过努力,有信心完成今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下一步,财政政策将重点围绕落实“六保”任务发力。
谈及减税降费实施情况,刘昆表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在财政收支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及时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
刘昆指出,在往年基础上,今年我们进一步实施减免缓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力度,对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等,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来源:证券日报网)
Ф金融动态
1. 央行: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8月3日,央行召开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认为,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按照国务院金融委的统筹指导,围绕疫情应对,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金融服务,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具体而言,一是果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更加灵活适度;二是金融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性显著提升;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四是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国际金融合作持续深化;五是金融服务管理不断创新发展。(来源:证券日报)
2. 央行:进一步强调房住不炒定位牢牢把握房地产总闸门
央行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表述继续保留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此次表述中,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前增加了“牢牢”二字,进一步凸显出央行对于房地产从严调控的态度。东北证券研报认为,增加“牢牢”两字,即牢牢把握房地产的总闸门。同时增加“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表述——只有稳定房价上涨的预期,才能够顺利引导资金流入制造业等重要和薄弱环节,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居民高储蓄现象,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或者通过资本市场为实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国内经济的大循环。(来源:证券日报)
Ф楼市信息
1. 新房价格整体上涨十余城市相继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
7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延续复苏态势,同时部分城市出现阶段性回调行情。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7月份百城价格指数,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调查数据,2020年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552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43%,涨幅较上月收窄0.10个百分点。
从涨跌城市个数看,80个城市环比上涨,19个城市环比下跌,1个城市与上月持平。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21%,涨幅较上月扩大0.05个百分点。
全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30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2%,涨幅较上月收窄0.28个百分点。从涨跌城市个数看,49个城市环比上涨,50个城市环比下跌,1个城市与上月持平。同比来看,二手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05%,涨幅较上月收窄0.29个百分点。(来源:经济参考报)
2. 前7月房企债券融资规模约7379亿元 同比下降7%
8月3日,贝壳研究院发布《7月房企融资报告》。报告指出,1-7月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约7379亿元,同比下降7%,整体融资规模占比2019年全年62.5%,2020年债券规模或将超越上年。
2020年前7月根据观点网发布数据显示,TOP100房企销售63363.9亿元,同比增长1.7%,累计销售同比增幅今年首次转正;7月单月TOP100房企总销售额11518.7亿元,同比增长26.7%,较6月增速提升12.1个百分点,为前7月内最大增幅。政策层面,7月内深圳、南京、宁波、东莞等8城出台收紧调控政策;与此同时,在7月末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再次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延续“以稳为主”基调,预计至年末,“因城施策+精准调控”或将成为主要调控方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来源:中国网)
Ф同业动态
1. 咸阳市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首个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平台在咸阳落地
8月3日,咸阳市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咸阳担保”)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咸阳市分行正式签订《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合同》,在陕西省率先建立起首个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平台。
银担“总对总”业务模式是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联合银行总行推出的批量化担保贷款业务,是将银行服务优势和政府性融资担保优势相结合批量化开展支小支农业务的合作模式,具有审批简捷、手续简单、户数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是有力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又一重要途径。下一步,咸阳担保将与邮储银行咸阳市分行共同发力,借助平台推动批量担保业务落地,扩大支农、支小覆盖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社会经济平稳运行贡献力量。(来源:咸阳市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2. 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所属的北京国华文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的新挑战,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所属的北京国华文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担保”)作为北京市16家政府性担保机构成员,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初心,充分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精准高效便捷的担保服务,支持优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来源: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
Ф财税政策
1. 央行一周三次就货币政策表态
央行一周内三次就下半年的货币政策表态。继央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8月3日)、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8月6日)后,据新华社8月9日发布消息,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对下半年货币政策情况进行表态。
易纲表示,下半年央行将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加快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在重点工作部署上,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从内容来看,三次表述基本保持一致。
对于易纲行长提出的“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适度”是指以M2和社融存量增速为代表的货币扩张速度不能持续、大幅高于名义GDP增速,否则就会带动宏观杠杆率持续快速上升,不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合理”是指今年这两项指标会明显高于上年末8.7%和10.8%的增长水平,这是当前应对疫情影响,推动实体经济修复,特别是强化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需要。(来源:证券日报)
2. 10项税收服务措施助长三角发展
8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新推出10项措施围绕提升税收大数据服务能力、深化增值税电子发票应用、推行“五税合一”综合申报、探索推进纳税申报预填服务、简化增值税即征即退事项办理流程、加快土地增值税免税优惠办理、推进服务贸易对外付汇便利化、统筹开展税收风险管理、推进税收政策执行标准规范统一、构建统一的税收执法清单体系等,进一步丰富长三角地区税收征管一体化和办税便利化改革内容。(来源:中国证券报)
Ф互联网金融
1. 银保监会消保局:警惕借金融创新搞非法集资
近年来,互联网与金融的快速融合促进了金融创新,在满足民间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假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等情况。日前,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公布了一起此类案例,并以此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望洲集团有限公司假借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之名,未经批准归集不特定公众资金设立资金池,控制、支配资金。望洲集团成立上海望洲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望洲普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名义进行宣传,承诺保本高收益,约定7%—15%不等的年化利率诱导公众出资,要求理财客户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开设虚拟账户并绑定银行账户,选定投资项目后将资金转入虚拟账户进行投资,望洲集团及实际控制的担保公司为理财客户的债权提供担保。望洲集团对虚拟账户内的资金进行支配使用,最终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兑付本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