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经济新闻
1. 复工复产显效6月财政收入增长3.2%
日前,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全国税收收入81990亿元,同比下降11.3%;非税收入14186亿元,同比下降8%。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6月份,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为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经济企稳回升,工业增加值连续3个月增长,带动增值税降幅由上月的5.5%收窄至2.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 6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1%
7月23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年内首次实现月度同比增长,1月份-6月份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经济运行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在营业总收入方面,6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1%。1月份-6月份,营业总收入279537.3亿元,同比下降4.9%,较1-5月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158965.9亿元,同比下降6.8%;地方国有企业120571.4亿元,同比下降2.4%。
在营业总成本方面,6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6.2%。1月份-6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274594.1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中央企业153008.5亿元,同比下降4.9%;地方国有企业121585.6亿元,同比增长0.2%。(来源:证券日报网)
3. 抗疫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已完成86%
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央财政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筹集资金全部转给地方,并要求直达市县基层,以支持地方完成“六保”任务和抗疫。按照财政部的计划,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6月中旬开始发行,7月底前发行完毕。据财政部公告统计,截至7月23日,抗疫特别国债已累计发行8600亿元,完成1万亿元发行任务的86%。(来源:证券日报)
Ф金融动态
1. LPR连续三月保持不变 银行贷款利率仍将下行
7月LPR报价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从利率看,本次LPR与上月持平。本月LPR保持不变,主要因为MLF利率未调整。同时,近期资金利率中枢上升,银行边际成本有所上行,银行降低LPR的动力不足。
这已是LPR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货币政策已从应对疫情期间的超宽松状态退出。但LPR利率不下调,并不意味着实际贷款利率也维持不变,商业银行将通过压缩贷款利率与LPR“点差”的方式降低贷款利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下半年经济修复势头有可能从二季度的超预期转向弱于预期,需要宏观政策保持高度灵活性,适度加大对冲力度。三季度MLF“降息”有望重启,这将带动LPR报价随之同步下调,企业贷款利率则会有更大幅度的下行。(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 银保监会: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
银保监会官网7月23日披露,银保监会7月20日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半年重点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驻会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李欣然对纪检监察工作进行部署。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周亮、梁涛、祝树民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要紧扣“六稳”“六保”要求,把稳企业保就业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更好结合起来,全力以赴促进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循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金融纾困政策,聚焦暂时遇困但仍有前景的企业,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防止“僵尸企业”搭便车。综合采取坚决整治不当收费、合理降低费率、加大贷款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大幅增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精准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来源:证券日报网)
3. 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超万亿利差空间明显压缩
在监管持续高压之下,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6月出现骤减。从人民银行披露的信贷收支数据来看,6月末,全国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合计约为10万亿元,较5月末大幅减少约1万亿元,利差空间也明显压缩。(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Ф楼市信息
1. 存量房贷利率转换倒计时专家建议从两个纬度考量
随着7月20日LPR报价出炉,8月底前房贷是选固定利率还是“LPR+加点”浮动利率,成为非公积金贷款的“房贷一族”需要做出抉择的一道题。
“从购房者角度出发,关于购房贷款是否要转换为LPR动态利率,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动态和静态利率孰轻孰重的问题。”昆仑资产管理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表示,购房贷款不同于一般的消费贷,属于长期贷款,多数都是20年至30年的偿付期。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讲,紧盯住眼前的利率变化是不够的,应该从中长期角度出发,考虑利率长期变化趋势。
据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显示,目前5年期以上LPR为4.65%,连续3个月呈现“原地踏步”态势。整体上看,自去年8月份LPR报价机制改革以来,在截至目前的12次报价中,5年期以上LPR共下降3次,累计下行15个基点。(来源:证券日报)
2. 7月6城发布楼市调控收紧政策
发布楼市调控收紧政策的城市正在增多。
7月以来,包括杭州、东莞、宁波、内蒙古、郑州、深圳等房价有所上涨的城市开始出台房地产调控收紧政策。
“2020年上半年楼市宽松为主下,市场整体逐渐走出疫情影响,5-6月开始,多地房价再现明显上涨,投资需求抬头。这种情况下,7月来包括东莞、深圳、杭州等热点城市发布楼市调控政策。从政策内容来看,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调控主要是稳楼市或刺激楼市活跃,但最近随着多个城市房价明显上涨,收紧的调控政策开始出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大伟说道。
进入下半年,接连多个城市收紧调控,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原则下,市场过热的城市仍会跟进收紧调控政策,但整体来看,在全国开发经营指标增速并未恢复到历史同期水平背景下,下半年政策全面收紧的概率不大,总体仍延续温和窗口期,供应端利好政策以及人才引进持续发力。(来源:澎湃新闻)
Ф同业动态
1. 江西省融资担保体系签订首批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协议
近日,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中信银行南昌分行等3家银行,融资担保体系成员吉安吉庐陵担保、赣州金盛源担保等9家市级担保再担保机构签订《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同》,通过汇集“银担”合力,使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动的新型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模式在江西拉开帷幕。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今年创新推出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将其原分险比例20%上调至30%,同时锁定3%的代偿上限控制业务风险。为有效落实国家政策,省融资担保集团迅速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签订《银担“总对总”批量再担保合同》,首个合作年度授信规模50亿元。(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2. 无锡联合融资担保股份公司:上半年经营发展呈现“五显著”态势
上半年,联合担保针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非常时期以非常之举应对困难和挑战,较好地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各项工作呈现积极向好发展态势,为下半年持续稳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营业绩提升显著。1-6月,公司帐面合并利润同比增加36.35%,担保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1.42%,新增担保业务额同比增加24.8%,期末在保余额同比增加26.32%。
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出台11条惠企措施,从降低担保费、取消反担保措施、开辟绿色通道等方面全力强化金融支持服务力度,上半年累计为全市189户中小微企业提供共计21.73亿元融资担保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减、降保费近300万元。(来源:无锡联合融资担保股份公司)
3. 哈尔滨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稳企复产打出“组合拳” 前七月为1444户企业担保贷款102.9亿
疫情发生以来,哈尔滨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企信担保中心”)推出稳岗利企优惠组合拳,企信担保中心不断扩大担保规模,服务企业的范围涵盖医药、石化、印刷、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尤其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给予大力支持。为最大限度让利于企,该中心将担保费率由原来的年化1.45%普遍降至1%以下,进一步降低反担保门槛,有效地扩大了融资担保政策的社会受益面。
同时,企信担保中心在黑龙江省市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政策性的杠杆作用,在疫情期间通过推出扩大周转金行业范围、增加周转次数、费用减半、放宽期限的组合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周转金贷款支持力度。(来源:东北网)
Ф财税政策
1. 一系列税收优惠“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和各地税务部门打出一系列税收优惠“组合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税务力量,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新版《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涉及6大方面110项。
山西省各级税务机关在脱贫攻坚领域主动积极作为,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税务机关落实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各项税费38.52亿元,涉及涉农纳税人71.5万余户次。另外,根据《指引》,山西省税务局分类梳理出110余项支持脱贫攻坚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到政策底数清、落实情况明。(来源:证券日报)
2. 17部门共建中小企业发展“基础性制度”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望有效缓解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再度出台重磅政策。
7月24日,工信部网站显示,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7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既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又对加大财税支持、优化服务体系、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同时对完善基础性制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提出了要求,共从7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具体来看,《若干意见》更加突出了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更加突出了金融和财税支持。(来源:21世纪经济报)
3. 发改委: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全力做好下半年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明确要集中政策资源,强化要素支撑,加强项目资金投入,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用好用足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补短板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全力做好下半年稳就业保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更好地发挥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合理调配各类资金流向,优先支持具有民生效益和就业效应的项目。用好用足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带动就业能力强的补短板项目。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来源:中国证券报)
Ф互联网金融
1. 最高法、国家发改委:加强对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7月22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营造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据了解,《意见》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市场主体、产权保护、公平交易、市场秩序、民生保障、服务开放、高效解纷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三十一条贯彻意见。
关于产权保护,《意见》强调,健全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对产权保护的价值引领作用。(来源:证券日报网)
2. 受互联网贷款新规提振互金中概股股价多上涨
7月17日,由银保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正式施行。
乐信CEO肖文杰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办法》展示出监管部门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态度的积极转变,最受外界关注的一点在于,新政为助贷业务合规了指明方向,行业有望迎来良性快速发展。新规对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范围,作出概括性定义,将与商业银行在营销获客、联合贷款、风险分担、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各类机构均纳入合作机构范畴。
受互联网贷款新规影响,多家美股上市的网贷机构股价涨势明显。
其中,截至美东时间7月20日收盘,360金融(NASDAQ:QFIN)股价为17.72美元,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17.27%,盘中一度达到18.06美元。乐信(NASDAQ:LX)、嘉银金科(NASDAQ:JFIN)、信也科技集团(NYSE:FINV)收盘价为11.47美元、3.93美元、2.04美元,较前一日收盘价分别上涨4.53%、0.26%、4.58%。(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