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再度出台重磅政策。
7月24日,工信部网站显示,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7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既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又对加大财税支持、优化服务体系、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同时对完善基础性制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提出了要求,共从7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
具体来看,《若干意见》更加突出了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更加突出了金融和财税支持。
构建中小企业金融财税扶持的“长效机制”
《若干意见》针对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顽疾”给出了制度性解决方案。
比如在融资促进方面,相关部门提出优化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健全多层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发展便利续贷业务和信用贷款,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中长期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强化小微企业金融差异化监管激励机制;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在财税支持方面,相关部门则提出健全精准有效的财政支持制度,建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公司制母基金,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完善基金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长效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机制,修订《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
打通数据孤岛“不可或缺”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完善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和发布制度,包括健全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定期发布中小企业统计数据,以及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统计制度,编制中小微企业金融条件指数,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展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等。
要打通中小企业的数据孤岛,最关键的步骤是实现中小企业各类信用数据信息的归集与共享,进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才能驱动金融机构以此持续创设新型小微企业征信产品,高效对接金融服务。
《若干意见》对此提出,坚持“政府+市场”的模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查询机制,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整合共享各类涉企公共服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