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为各类放贷机构提供客户推介、信用评估等服务的机构,未经批准不得提供或变相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为满足合规和风险控制要求,消费金融行业急需引入专业担保公司来做担保。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次论证,就担保机构如何参与消费金融市场,做好风险控制提出以下建议:
聘请专业团队:引进消费金融领域专业团队,开展消费金融担保业务的相关研究及客户营销,要求团队至少有多年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熟知消费金融各细分门类的市场情况和业务特性,熟知消费金融业务前中后场各条线业务模式及风险点,在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方面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成熟案例,并且具有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和能力。
合作机构准确定位:主要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国内国际知名头部互联网流量机构、股东背景为国有企业的机构合作,其管理运营规范、历史逾期率低、合规性强,风险控制能力及资产质量必须经过市场验证。
设置严格准入标准:合作机构方面,通过量化打分审核的方式,从资质资信、团队情况、业务规模、历史经营情况、资产质量验证、舆情监测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日常监督,对符合要求的合作机构才予以准入。借款客户方面,除资金方及资产方的风控标准外,担保机构还应从基础信息、征信情况、其他特殊项(如地域、场景、违法事项)以及专项场景(如教育、医疗)分别进行审查,满足要求的客户才能申请借款。
反担保措施设置充分:设计“保证金+逾期回购+碰红线终止+信用反担保”等风险防控模式。业务开展前,要求资产方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一般要求保证金高于拟保业务正常不良率,如因机构整体资产质量较好、机构背景极强或其他反担保措施较好酌情适当降低);如运营过程中项目逾期和不良水平异常升高,或因故使用保证金偿付导致低于红线时,立即停止业务协商处置办法,或执行反担保措施等。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国内消费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预计疫情过后,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届时也是担保机构介入该行业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