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经济新闻
1、证监会:今年九项存增量改革确定
近日,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确定今年确保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深化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交易制度,优化交易监管,丰富期货及衍生品工具;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等九项重点工作。(来源:证券日报)
2. 我国国际互联网经济规模指数世界第一
1月13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互联网经济蓝皮书: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中国在国际互联网经济规模指数方面位列世界第一。
互联网经济蓝皮书课题组建立的由中国发起和主导的国际互联网经济发展指数,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经济在国际视野中的定位、发展潜力及优劣势。该指数旨在衡量各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及其在25个主要经济体中的比重。具体而言,规模指数从互联网经济企业数、网民人数、网络零售额在25个国家中的占比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分列前五位。其中,中国、美国两国优势明显。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经济规模庞大,占据排行榜前半段的主要位置。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排名上升较为显著,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经济规模大幅扩张。(来源:中国经济网)
3. 5G时代将引爆哪些颠覆性场景
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大大小小的厂商都把“5G时代”挂在嘴边。可以说简称5G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叩响大门”,打开门后会发生什么,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
在一场研讨会上,高通公司高管约翰·斯米将5G定义为“变革性技术”,微软公司的皮特·伯纳德称其为“催化剂技术”。美国韦里孙通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卫翰思在一场主题演讲中,多次说5G是一种“量子跃迁”,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然不同。
卫翰思认为,5G的技术特点可以用“快”“稳”“密”来形容,而这3个特点分别“催化”出3类应用场景。
第一,5G“快”——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
《纽约时报》在展会上宣布建立一个5G新闻实验室,未来的新闻故事会根据时间、读者所在地提供交互性、沉浸性的3D流媒体影像,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看新闻。
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AR/MR)技术带来新生。美国初创企业“第三只眼”首席执行官尼克·切鲁库里迫不及待地盼着5G全面部署,他说只有5G的速度能让这种技术走出体验区,形成产业规模。
第二,5G“稳”——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
医疗技术行业的Medivis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莫利在展会上说,5G网络让医生在“混合现实”工具的帮助下完成精准的开颅手术,比“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更精准。这种科幻般的技术只能在5G时代实现,原因正是5G信号“不断片”。1秒钟的卡顿对看电影而言最多令人有些不快,但在医学领域会关乎生命。
5G的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例如,普通人踩刹车的反应速度大约是0.4秒,而无人车在5G场景下的反应速度有望不到1毫秒,这无疑是无人驾驶可能最终获得使用者信任的基础之一。
无人驾驶因5G而更接近现实,这块巨大的蛋糕也吸引了众多企业。CES展台上,不论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还是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地平线等初创公司,都给人感觉它们是造“无人汽车”的。
第三,5G“密”——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
今年展会上,智慧城市成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展会主办方、美国消费技术协会的市场研究业务负责人史蒂夫·柯尼格引用了业界常说的一句话——过去30年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会将物连接起来。
国际标准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低时延高可靠和大规模物联网业务,正好对应着“快”“稳”“密”三个特点。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甚至遭到淘汰,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来源:新华网)
Ф金融动态
1. 2019年投资机会在哪里?
2019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12月5日,清科集团联合投资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拉开帷幕。投资行业,多位一线基金领军人齐聚一堂,对当下投资环境、发展趋势、投资策略等发表观点。
倪正东:医疗健康项目增长最多 金融融资规模最大
清科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股权投资领域人民币投资超5800亿元,外币投资超4400亿元。
从投资行业来说,项目最多的是IT、互联网、医疗健康。其中,医疗健康是今年增长最多的行业。从金额上来说,金融行业融资规模最大。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分析,“主要是蚂蚁金服、度小满、京东金融融了很多的钱,三个大案子就把这个行业给撑起来了。”
从退出的情况来看,前11个月被投企业IPO是800余笔。在互联网、医疗健康、IT、金融等领域退出较多,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这三个地方。
邝子平:对中国的消费升级充满了信心
2019年,启明在投资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表示,“对中国整个消费升级还是充满了信心”。
他认为,中国的企业对软件的需求终于开始出现。每年saas(软件及服务的简称)的收入过亿的企业多起来了,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此外,在中国整个制造业的提升中所牵扯到的,无论是工厂用的机器人、机器视觉、控制器等领域,都具有投资机会。
李开复:中国市场独特的整体结构化带来四大机会
“中国市场拥有独特的、全球唯一的整体结构化的机会,”创新工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介绍了他看到的四个成长机会。第一个机会,是人口的红利。第二个机会,是带来结构化的优势——后发优势。第三个机会,是前中后端不均带来的机会。第四个机会,是交通、教育、文化和医疗等垂直领域的机会。
倪泽望:明年,科创板将带来机会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泽望直言,“我相信,科创板的推出会使资本市场明年有一个很好的机会。”
为什么今年的投资进度会相对放缓一些?倪泽望表示,是一级市场的估值还没有调整到位,特别是一些好的项目,价格一直在坚挺。他认为,这是投资不理性的一个表现。他呼吁,所有的企业要同时的把价值投资要贯彻到底,希望市场价值能够调整到位。
应文禄:五点原因坚定投资
毅达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应文禄认为当下依然要坚定投资,原因有五点:
第一,推动中国长期经济向好的两个基本要素没有改变。第二,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尤其是消费市场的增长纵深都足够大。第三,中国产业正在对外开放。他认为,“中国工业体系非常完善,中国产业工人也非常优秀,工业基础也非常好,一个开放的大国现在正在走出去。”第四,贸易摩擦倒逼中国科技创新。第五,中国人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非常强盛。
汪潮涌:2019年关注三大领域
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表示,2019年,信中利将在三个领域加大投入: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
他说,“人工智能热了好几年,但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落地为王。人工智能要解决效率的问题,不仅仅是局限在安防,还要看到人工智能的嵌入,到工业自动化,比如说物流,包括AI和健康的结合。”
陈浩:烧钱换流量和融资续命,都不会持续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总裁陈浩总结了君联对2018年的三点反思:第一,投资行业更需要有耐心,挣快钱和短钱是不可持续的。第二,投资行业应该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得这个基金长期的发展。第三,投资者要靠回归商业本质获得回报。二级市场跟一级市场倒挂、烧钱换流量,靠融资来延续企业的生命,这些都是不会持续的,也值得行业反思。
赵兰洋:技术升级带来的机会值得关注
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赵兰洋在会议现场对人民网记者表示,2019年,应看好技术升级带来的机会。他认为,在很多新兴领域,中国正涌现出一批靠硬实力、强技术在市场上占据领先位置并且能够与发达国家公司相抗衡的企业。在这些新兴领域,他们凭借人才的优势以高起点进入,实现高速增长。例如,在全球都在努力发展的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我国的一些企业已掌握核心技术,有望加快实现我国在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
符绩勋:投资人都要有更强的跨界能力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提出,从2018年开始,很多领域如教育、医疗、健康等都离不开AI智能化、物联网。这意味着创业者、投资人都要有更强的跨界能力。(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1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下同)增长9.7%。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贸易顺差2.33万亿元,收窄18.3%。(来源:央视网)
Ф楼市信息
1. 2019年楼市,“稳中有进”是趋势
近期,多地释放取消限价、限购信号的消息引发高度关注,一些重要会议的文字表述也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2019年楼市究竟会怎么走,成为当前公众和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
市场普遍预期房地产调控或将再度放松,担心房价再度攀升。不过,无论是“分类调控”还是“分类指导”,只是政策层面的微调,楼市大方向并没有改变。自十九大报告以来,楼市政策就不断向住房的“居住属性”倾斜,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2019年经济工作的总部署,强调“房住不炒”。
总体而言,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正处于“转轨阶段”,弯道减速不仅是“交通规则”,更是“生存规则”。2019年作为楼市弯道后第一个年头,“稳”是基调,“稳中有进”是趋势。(来源:新京报)
2. 首套房贷利率松动?专家称应理性看待
近日有关中国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调的新闻不断出现,更有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数据称,2018年1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出现了23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对于上述现象和数据,多位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理性看待,且首套房贷利率的松动回调对楼市影响较小。(来源:中国新闻网)
Ф财税政策
1. 备付金集中存管“交卷” 支付行业迎深度洗牌
1月14日大限的到来,标志着备付金集中存管正式“交卷”。随着备付金利润蛋糕消失,支付机构分化加剧,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也将改变,支付行业深度洗牌在即。
根据央行2018年6月发布的《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备付金100%集中交存。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近日表示,备付金存管和“断直联”直接相关,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到2018年12月31日,支付机构与银行间合作开展的支付业务99%已经通过网联、银联处理。包括卡拉卡、合利宝、平安壹钱包等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也陆续公开声明,已提前完成集中存管工作。
市场人士表示,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利于支付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备付金集中存管,将加剧支付机构分化,支付行业或面临重新洗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表示,随着备付金利息消失,部分平台尤其是一些中小平台可能会被迫退出市场,大平台兼并小平台也可能成为常态。(来源:经济参考报)
2. 降准资金释放 节前利率或小升
本周二,是2019年首次全面降准的第一轮落地。根据央行公告,本次降准共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将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与春节前资金缺口相比较可发现,本次全面降准并非大水漫灌。据业内普遍估算,1月15日降准0.5个百分点可以释放约7000亿元-8000亿元资金,但1月15日也是企业集中缴税日,且当日有3900亿MLF到期,存在约1.5万亿元的流动性缺口。此外,本次降准共释放资金1.5万亿元,这与往年央行春节前释放的流动性总量相比并不算多。(来源:证券时报网)
Ф煤市动态(2019年1月14日-1月21日)(来源:卓创资讯)
动力煤:2019年伊始,煤价虽有小幅反弹,但整体表现欠佳,进口煤的进入和春节期间需求减弱预期的增加,都增添了市场的看空预期,预计春节前动力煤看空预期依然较重,价格或还有小幅下调空间。
无烟煤:下游化肥行情低迷,开工率不足6成,对煤价难有利好支撑;电厂库存居高不下,后期采购积极性难有持续回升。预计本周部分煤矿仍有下调无烟价格的可能。
焦煤:近期钢价不稳,并受环保督查影响,高炉开工率有所下滑,焦炭库存高位,钢厂到货情况较好,对焦炭需求偏低,然焦炭供应相对宽松,对焦价支撑偏弱。
钢材:春节前需求端走弱已成定局,市场成交方面多依赖于冬储,目前钢价位置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商家对冬储热情不及往年;预计本周钢价仍以震荡整理为主,个别品种价格趋弱;而随着春节临近、下游放假,市场即将进入有价无市状态。